
球场上比分定格的那一刻,整个替补席安静得像被按了暂停键。韩旭擦着汗望向记分牌,眼神里透着不甘——这支缺少李梦和李月汝的中国女篮,到底还是没能跨过澳大利亚这道坎。场边有球迷扯着嗓子喊:"缺了双核就跟汽车少俩轮子,光靠韩旭这匹千里马也拉不动整架车啊!"
数据不会骗人。首发五人里除韩旭砍下18分,其余四位得分全是个位数,这场景活像五星级酒店后厨突然让学徒掌勺。解说员老张在直播间直拍大腿:"李月汝在篮下那就是定海神针,李梦的外线火力堪比移动炮台。现在倒好,内线让人家当自家后院溜达,外线投篮跟摸彩票似的。"这话虽然扎心,可看看对手在禁区拿了32分,三分球命中率比咱们高出整十个百分点,不服不行。
还记得去年亚运会李月汝扛着两人强打2+1的场面吗?那姑娘在篮下一站,对手就得派两三个人伺候着。如今禁区里没了这座"移动长城",澳大利亚中锋笑得跟捡了钱似的,篮板球抢得那叫一个欢实。李梦更不用提,去年世界杯打比利时,单节三分球4投4中,直接把对手投得举手投降。现在倒好,关键时刻球在外线倒腾三圈,最后只能扔给韩旭来个高难度后仰。
更衣室里杨力维的球衣能拧出水来。这姑娘拼到抽筋,可12投3中的命中率实在辣眼睛。有网友调侃:"李梦要是在场,哪用得着杨力维当突击队长?"话糙理不糙,李梦就算状态只有巅峰期七成,那也是FIBA认证的世界级锋线。看看日本女篮的渡嘉敷来梦,32岁照样在世界杯大杀四方,咱们30岁的李梦怎么就被说成"老将"了?
战术板上郑薇教练画了无数套方案,可执行起来总差那么点意思。就像做红烧肉少了酱油,再好的五花肉也出不来那个味儿。张敬一倒是敢打敢拼,可新人再猛也得有老将带着打硬仗。想想当年苗立杰带着年轻队员打奥运会的架势,现在这支队伍就缺这么个能镇场子的"大姐大"。
篮协的选人标准最近成了球迷茶余饭后的谈资。有人说职业联赛数据说话,可WCBA得分王李缘连大名单都没进;有人强调团队磨合,但李梦这种身经百战的老将,难道还需要从传接球开始练起?隔壁日本女篮能把町田瑠唯这种35岁老将当宝贝供着,咱们倒好,把正值当打之年的核心晾在一边。
训练馆里李月汝的杠铃片已经落了灰。这姑娘在土耳其联赛打得风生水起,面对WNBA级别的中锋都不落下风。李梦更是在社交媒体晒着每日特训视频,那肌肉线条比国家队某些队员还结实。球迷们急得直跺脚:"放着现成的核武器不用,非拿小米加步枪跟人家干,这不是自己找罪受吗?"
转播镜头扫过看台,有球迷举着"我们需要双核"的标语牌。这话说到点子上了,现代篮球早不是单核带队能玩转的年代。美国女篮有格里娜和斯图尔特双塔,法国女篮有约翰内斯和米耶姆双子星。咱们倒好,把王炸拆成单张出,这牌能打赢才叫见鬼。
技术统计表上助攻数少得可怜。没有李月汝的高位策应,没有李梦的突分串联,整个进攻就像没放酵母的面团——死硬死硬的。反观澳大利亚,她们控卫光靠挡拆就喂出8个助攻,这差距比悉尼歌剧院到广州塔的距离还远。
更让人揪心的是关键球处理。最后两分钟全队得了4分,其中3分还是韩旭的罚球。要是有李梦在,哪会让人家联防站成铜墙铁壁?有球迷翻出旧视频:去年世界杯打法国,李梦最后时刻那个撤步三分,现在看依然让人热血沸腾。
场馆顶棚的灯光照在队员们的背影上,把影子拉得很长很长。这支队伍就像被拔了插头的音响,硬件再好也发不出最强音。篮协领导们该琢磨琢磨了,巴黎奥运会可不是过家家,到时候要是还凑不齐最强阵容,怕是真的要应了那句老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