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
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
这是 漂在一座城 原创的
第829篇文章
▼
没有选择
也都是选择
▲
我的好朋友,狗哥,最近吃上回头草了。
这草也不是他主动想吃。
它不是在老家一直相亲吗,最近通过他表叔家的二侄子的三姑夫的邻居的同学的大外甥的关系,又给他介绍了女生。
因为通过中间人约好了时间,有人带,就说到时候见面了再加微信。
结果见面一看,嘿,这不是那谁嘛。
俩人之前相过,只不过觉得彼此都没太看上眼,就礼貌结束了,微信都还留着呢。
只能说,县城是小哈,相亲都开始打第二圈了。
想着既然这都能碰上,也算是缘分,那就再试试呗,这也过去两年了,看彼此跟当初相比有没有什么变化。
问题是,两年前,俩人就互相没看上,两年后,更不可能了。
对于年轻人来说,两年可能会成长。
但对于两个三十岁前后的人来说,那只能叫变老。
试了,还是不行。
都给狗哥整迷茫了,是不是全县城的适龄单身女青年我都相一遍了。
要不……试试不单身的?
我:“你可拉倒吧,没挨过揍是吧。”
▼ Nicholas Fols 作品 ▼图片
县城相亲,最残酷的点在于,选择太少了,一眼都能望到头的那种少。
在县城生活过的人都清楚,六人定律在县城是不成立的。
根本用不着六个人。
你随便一个饭局上,你一说那谁谁谁,肯定就会有人把话接过去:“啊,那谁谁谁,我知道,我那谁谁谁,是那谁谁谁的啥啥……”
一说,都熟。
属于是你今天放个屁,明天跟你八竿子打不着的人都可能知道你是不是得了痔疮。
所谓熟人社会,不是闹着玩儿的。
放在相亲上,那自然更是熟人社会了。
总归是有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愿意给你介绍这样或者那样的对象。
但有个问题就是,熟人社会,也只有说圈子小,人少,才成立。
适龄的男女就那么多,介绍来介绍去,最后的结果大概就是,谁和谁都相过。
这都不是相亲了,这是小学做的连线题。
选项就那么些,你不跟这个试,你就跟那个试。
但这个跟连线题不一样的是,连线题,总归有一个是正确答案,而县城相亲,可就不一样了。
可能你把一城的人都通关了,还找不到合适的。
▼ Nicholas Fols 作品 ▼
图片
其实说县城选择太少,本质上并不是说相亲选择太少,单纯就是选择太少。
这个选择,指的是,你有没有选择是否结婚的权利。
泡在大城市的人,天高皇帝远的,不结婚,父母催也没办法,有的是理由和借口。
但回老家,不行。
你在上海不结婚,巧了,还有很多人也不结婚,没人管你。
你在老家不结婚,那基本上就是自绝于天下,几乎所有人都会来劝你,就那个精神攻击的持久度和强度,这么说吧,能抗住当年的反动派的言行逼供,都不一定能抗住这个。
好像老家的大部分人,就是理解不了,也不接受人是可以不结婚的。
他们的理解里结婚就是人生唯一的,最好的结果,不结婚,就是全功尽弃。
简单来说就是这个人这辈子都白瞎了。
怎么会有人不想结婚呢?
但这个世界都能接受人的性别是沃尔玛塑料袋了,怎么就不能接受人不想结婚呢?
▼ Nicholas Fols 作品 ▼
图片
老家还有个传统特色,就是找个人算一算。
结婚日子要算一算,俩人生辰八字合不合要算一算,乃至于俩人将来能生儿生女也要算一算。
有的人脑子清醒,只是求个心安,该给大师塞钱塞钱,反正最后肯定能算出个称心如意的结果。
有的人算一算,是因为本来心里就没那么坚定,只是借大师的口说分手而已。
但架不住真的有傻子信。
比如,你一直找不到对象,去找大师算什么时候才有桃花。
大师看了你一眼,一捋长须,高深莫测地说是你的正缘太强,挡了偏桃花。
你信以为真了。
问题是你长什么样自己心里没点儿逼数吗,就那张长的跟个素丸子似的脸,还用找大师算?
你这哪儿是正缘太强,你是正脸太丑。
还是那句话,找不到对象,不用勉强自己,也不是非得结这个婚。
往后退一步,别钻死胡同。
一念之间
天地自宽
而是期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