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问你个问题,如果别人说“我要断你供货断你技术断你产业链”,然后转身又拍你肩膀说“不过你手里的钱别动啊,继续放我这”,你会怎么想?
这不是笑话,是美国贸易代表在采访里说出来的原话。大意就是,美国可以和中国脱钩,但中国不能抛售美债。这种话张嘴就来,气势上仿佛还挺有理,但稍微捋一下逻辑,就能发现里面有多离谱。
先说这脱钩的事儿。美国从特朗普时期就频频炒作“和中国经济脱钩”,表面说是国家安全,实则处处想卡住中国的脖子。从加关税、技术封锁,到现在高频率的投资限制,一个接一个的操作,不就是为了把中国从全球产业链上挤出去吗?我查了下数据,特朗普政府时期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平均水平高达19.3%,而在他上任前,中国商品的平均关税仅为3.1%。有的商品甚至被加到了104%的关税,这不是惩罚,这是绞杀。
可另一边,美国又对中国手里那大把的美债特别“上心”。截至2024年6月,中国依旧持有约8594亿美元的美国国债,虽然比前几年略有减少,但依旧是全球前列的大债主。这笔钱,是中国过去几十年出口顺差累积的成果。换句话说,是我们卖产品给他们赚来的钱,再借回去让他们政府继续花。现在他们一边跟我们撕牌子,说“我们要经济独立”,一边又要我们继续当债主,还不许抛售。这逻辑,搁谁都说不过去。
这不是第一次美国这么干。在过去几十年,美国靠发行国债从全球吸金,用低利率支撑国内消费和军费。而美债最大的风险之一,就是大债主集体撤资。中国、和日本、沙特这些国家,手里的美债一多,他们就开始紧张。中国如果真大规模抛售美债,会带来几种后果:
• 美债价格暴跌,收益率飙升,美国借钱成本大涨• 美元信用受损,全球对美元资产信心下降• 美联储要被迫买入兜底,引发市场波动
所以,美国最怕的,其实就是中国真的下定决心“去美元化”。
问题来了,中国为什么一直没大动作?因为也不是那么简单。美债仍是目前国际上最流动性最强的资产之一,随时能变现,对外储管理来说,是低风险的选择。但不动,不代表不能动,只是时机未到而已。
美国人也不是不清楚这一点,所以才会在嘴上喊“脱钩”,手上却抱紧美债不放。看似强势,其实虚得很。他们知道,若真彻底脱钩,短期内受伤最重的恐怕是他们自己。比如,美国苹果公司2024年年中公布的数据显示,其供应链中仍有超过35%的关键零部件来自中国;特斯拉虽然在加快印度建厂,但2023年在中国卖出的车辆依旧占全球销量的约40%。你让这些企业真跟中国切断?除非他们不想活了。
再看看其他国家的态度。日本在跟美国一块“围堵中国”时,转头还要和中方保持对话沟通,生怕中日贸易受影响。2023年,日本对中国的出口额为1443亿美元,占其出口总额的19%以上。欧洲更是左右为难,一方面想保住自己工业体系,一方面又被美国拖进地缘政治的泥潭,德国大众、法国空客每次来中国都带着几十亿的投资意向书。
就连美国的邻居加拿大,都在反复横跳中表达“不能忽视中国市场”的声音。他们清楚,全球经济现在的现实就是:
• 中国制造还在持续推进高端化• 人民币在全球贸易中的使用比例在上升• 多国央行在逐步去美元化、多元化储备
2024年下半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报告显示,人民币在全球储备货币中的占比已达3.6%,创历史新高。虽然还远低于美元的59%,但增长趋势不容忽视。中国也在推进用本币结算原材料和能源贸易,跟沙特、俄罗斯的合作正在拓宽路径。
所以现在的格局是,美国想脱钩,但没人真跟着走。中国没喊脱钩,大家反而都愿意靠过来。
我昨天看到那位美国贸易代表说完这番话,我没觉得意外,反而有点唏嘘。他们越来越像是把自己困在一个孤岛上,一边往外喊口号,一边又怕别人真离开。脱钩这件事,美国其实玩不起,因为全球化不是你一声令下就能反转的。而美债,更不是中国不能卖,而是我们还没决定怎么卖。
我挺好奇的,现在他们这样又想脱又想绑,等哪天真有人按了那个“抛售”按钮,他们又会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