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世娱乐

热线电话:
耀世娱乐
热门搜索:
你的位置: 耀世娱乐 > 新闻动态 >

当美国的 “长臂” 伸向全球:一场无孔不入的霸权游戏

新闻动态 点击次数:113 发布日期:2025-08-12 19:26

打开国际新闻,你总能看到这样的魔幻剧情:一家欧洲企业因为和伊朗做了笔生意,突然被美国罚款上亿美元;某国公民在第三国出差,却被当地警方逮捕,理由是违反了美国的某项法律。这不是平行宇宙的荒诞故事,而是真实发生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的 “法律霸权”—— 美国长臂管辖。

一、这只 “长臂” 到底是什么来头?

在法律圈,“长臂管辖” 原本是个挺正经的词。上世纪 40 年代,美国为了解决跨州民事纠纷,搞出个 “最低限度联系原则”:只要被告和某个州有点牵连,哪怕人不在那儿,当地法院也能管。就像邻居家小孩扔石头砸了你家窗户,哪怕他跑回自己家,你照样能找他家家长理论。

但后来这事儿彻底变味了。随着美国国力膨胀,这只 “手臂” 开始越过国境线疯狂生长。别的国家也有类似规定,但都有分寸,唯独美国把 “长臂” 练出了 “八块腹肌”—— 管天管地,还管你家烟囱冒黑烟。

举个栗子,2019 年孟晚舟事件让这词彻底破圈。美国一句话,加拿大就动手抓人,理由是所谓 “违反伊朗制裁”。问题是,人家既不是美国人,也没在美国领土上犯法,这就好比你在自家厨房炒了盘菜,邻居冲进来罚款,说你用的酱油不符合他制定的标准。

现在这只 “长臂” 已经成了精:从空难赔偿到专利费纠纷,从金融交易到对外贸易,甚至连你手机里下载的某个 APP,都可能一不小心触碰到美国的 “管辖红线”。有数据显示,光是 2023 年,美国就对全球 250 多家公司和个人挥动了 “长臂”,理由千奇百怪,从 “支持俄罗斯” 到 “疑似违规”,简直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二、从 “家务事” 到 “全球管”:美国是怎么把法律玩成霸权工具的?

回溯历史,美国一开始还挺 “懂规矩”。1877 年最高法院明确规定,各州法院不能随便管外州人的事儿。但到了 1945 年,风向突变,“最低限度联系原则” 横空出世,各州法院突然获得了 “隔空执法” 的超能力。1955 年,第一部《长臂管辖法》诞生,这只手臂算是正式有了 “法律肌肉”。

真正让这只手臂进化成 “章鱼触手” 的,是美国的霸权野心。二战后,美国成了全球大哥,看着谁都想管一管。他们发现,用法律当武器比直接动武划算多了:既显得 “师出有名”,又能精准打击对手,还能顺便捞笔钱。

于是,原本只管国内事儿的法律,被强行安上了 “全球定位系统”。比如《反海外腐败法》,本来是管美国企业的,现在变成了 “全球反腐锦衣卫”—— 只要交易里沾点美元结算,哪怕两家都是外国公司,美国也能冲过来罚款。法国阿尔斯通高管被抓的事儿,就是典型案例:美国司法部用一纸传票,硬生生把这家百年企业逼得卖给了美国通用电气,活脱脱一出 “法律版鸿门宴”。

更绝的是,美国还搞出了 “次级制裁” 这种骚操作。你敢跟被美国盯上的国家做生意?行,连你一起罚!就像学校里的小霸王,不仅不准你跟他讨厌的同学玩,还威胁说谁跟那同学说话,就把谁也列进黑名单。这种 “连坐法”,让全球企业都活在 “美国法律雷达” 的扫描之下。

三、一张罚单背后的霸权网络:美国是如何做到 “隔空打牛” 的?

要理解美国长臂管辖的可怕,得先看清它那套 “组合拳” 有多严密。这不是某个部门拍脑袋决定的,而是一整套分工明确的 “霸权流水线”。

国会和总统负责 “画靶子”,今天说这个国家 “威胁安全”,明天说那个企业 “不合规矩”,然后通过《对敌贸易法》《国际紧急状态经济权力法》这些 “法律弹药库”,给长臂管辖披上合法外衣。截至目前,美国这类法律已经攒了几十部,随便拎出一条就能当 “尚方宝剑”。

真正动手的是 OFAC(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这个 “执法先锋”。他们手里攥着全球最吓人的 “黑名单”,只要名字被写上,你在美国的资产会被冻结,全球银行敢跟你做生意就得吃罚单。2021 年,这个小办公室就给全球 2000 多个实体发了 “法律传票”,平均每天 5 个,效率比外卖小哥送餐还高。

支撑这一切的,是美元霸权和 SWIFT 系统这张 “金融天网”。全球贸易 80% 用美元结算,跨国转账基本绕不开 SWIFT。美国就像掌握了全球银行的 “后门密码”,你转账记录里哪怕有一美元沾了 “敏感交易”,都可能被盯上。这就好比你用微信支付买了袋零食,结果腾讯突然告诉你,因为这袋零食的厂家被美国讨厌,你的账号被冻结了 —— 这操作是不是很魔幻?

还有个更损的招:强制域外取证。美国法院可以直接要求谷歌、汇丰这些跨国公司,交出它们在其他国家的用户数据和账户信息,理由是 “跟美国案件有关联”。如果所在国敢拦着,就说人家 “司法效率低”。去年法国就因为不让苹果交用户数据,被美国法院罚了几亿美元,活脱脱 “我可以查你的,你不能拦我的” 霸权双标。

四、被 “长臂” 扫过的世界:从经济寒冬到人道主义灾难

美国总说自己的长臂管辖是 “维护正义”,但看看实际后果,更像是一场无差别轰炸。

首当其冲的是国际经济秩序被搅成了一锅粥。欧洲企业为了躲美国制裁,不得不放弃伊朗、俄罗斯这些大市场。德国大众因为遵守伊朗核协议继续在伊投资,被美国罚了 10 亿美元;法国道达尔公司被迫退出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伊朗油气项目。这些企业不是不想赚钱,是实在怕了那张 “从天而降的罚单”。

对被盯上的国家来说,这更是灭顶之灾。伊朗因为美国制裁,石油出口暴跌 80%,医药进口受阻,连新冠疫苗都买不到。有数据显示,制裁让伊朗至少损失 2000 亿美元,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每天因为缺医少药死亡的人数比病毒本身还多。利比亚更惨,1992-2003 年的制裁让这个国家损失了 330 亿美元,GDP 直接腰斩,至今没能缓过来。

最讽刺的是,连美国的盟友都没能幸免。2018 年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后,硬逼欧洲企业撤离伊朗,气得欧盟专门出台《阻断法案》,允许企业起诉那些屈从美国制裁的公司。但胳膊拧不过大腿,欧洲企业该交罚款还是得交,这种 “朋友坑朋友” 的操作,把 “盟友” 二字玩成了笑话。

更可怕的是对国际规则的破坏。美国一边说要 “维护国际法”,一边自己搞 “法律单边主义”。WTO 裁定美国 301 关税违法,美国理都不理;联合国多次呼吁解除对伊朗的人道制裁,美国照样加码。这种 “我即规则” 的霸道,让二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千疮百孔。

五、当 “长臂” 遇到 “防火墙”:世界开始说 “不”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面对美国越来越长的手臂,各国开始筑起 “法律防火墙”。

欧盟的《阻断法案》算是打响了第一枪,明确规定欧洲企业不用理美国的 “域外制裁”,还能告那些执行美国制裁的公司。去年德国就有企业状告美国财政部,要求赔偿因制裁伊朗造成的损失,虽然最后没赢,但也算敢跟霸权叫板了。

中国也出台了《反外国制裁法》,就像给美国的 “长臂” 装了个 “防抓取装置”。只要美国敢用长臂管辖对付中国企业,我们就可以对等反制,让他们的制裁在华失效。华为、中芯国际这些企业能顶住压力,这套法律功不可没。

连美国的邻居加拿大,都偷偷给企业松绑。去年加拿大央行悄悄允许金融机构跟被美国制裁的委内瑞拉做石油交易,算是用实际行动打了美国的脸。

更重要的是,去美元化浪潮正在加速。俄罗斯用卢布结算能源,印度和伊朗用卢比交易,中国推动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当美元这根 “长臂” 的神经中枢被削弱,美国想再随便 “隔空罚款”,就得掂量掂量了。

六、这场游戏的终局:霸权的手臂终有极限

美国的长臂管辖看似无往不利,但其实已经埋下了崩塌的种子。就像一个人总想用一只手控制整个棋盘,最终只会累得筋疲力尽。

越来越多的国家看清了这套把戏:所谓 “法律正义” 不过是霸权的遮羞布,所谓 “国际规则” 只是美国说了算的规则。当德国企业开始拒绝美国传票,当沙特敢用人民币卖石油,当印度敢顶住压力买俄罗斯导弹,这只 “长臂” 的力气正在一点点消失。

历史早就证明,霸权就像橡皮筋,拉得越长,断得越狠。当年英国的 “日不落帝国” 靠炮舰统治世界,最后落得收缩回英伦三岛;现在美国想用法律当 “无形炮舰”,结局恐怕也好不到哪去。

毕竟,这个世界需要的是平等相待的握手,而不是伸得太长的手臂。当各国的 “防火墙” 越筑越厚,当去美元化的星星之火成了燎原之势,美国的长臂管辖终将迎来它的 “断臂时刻”。

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侵权,谣言或其它问题请联系删除。最后,大家有什么不同的想法,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