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男篮亚洲杯12人名单引爆舆论! 徐杰、张宁两大核心意外落选,取而代之的是郭士强旧部高诗岩和争议内线李祥波。 徐杰身高仅178cm的防守短板被认定为“国际赛硬伤”,场均18分+4.3前场篮板的张宁因“美式打法”被弃用。
而身高2.01米、热身赛正负值垫底的李祥波挤掉刘传兴、王哲林等实力内线,被球迷痛批“三无球员”(无身高、无进攻、无护框)。
北京时间8月3日,FIBA官网公布中国男篮亚洲杯12人最终名单:后卫线胡明轩、赵睿、程帅澎、廖三宁、高诗岩;锋线王俊杰、朱俊龙、赵嘉义、雷蒙;内线胡金秋、余嘉豪、李祥波。 徐杰和张宁两名CBA明星球员正式出局,高诗岩和李祥波入选。
徐杰的落选直接关联其身高短板。 他身高仅178cm,上赛季CBA场均贡献5.4次助攻和38%的三分命中率,但国际赛场屡次因防守端被针对,郭士强认定其“无法适应高强度对抗”。 替代者高诗岩身高189cm,防守压迫性更符合教练要求,但其上赛季三分命中率仅28%,热身赛对委内瑞拉两战7投1中,进攻效率堪忧。
张宁的落选源于战术体系冲突。 他上赛季场均18.2分、4.3个前场篮板,拼抢硬度和国际赛经验丰富(三人篮球国家队主力),但郭士强认为其“持球单打风险高”,防守动作过大可能破坏团队纪律。 锋线名额由雷蒙顶替,后者无球跑动和防守执行力更契合欧洲体系需求。
李祥波的入选成为最大争议点。 他身高仅2.01米,热身赛40分钟正负值全队最低,进攻端缺乏自主得分能力,防守端护框高度不足,被球迷称为“三无内线”。 周琦因腰伤缺席、杨瀚森备战NBA未归队,内线仅剩胡金秋、余嘉豪和李祥波三人轮换,但郭士强未征召刘传兴(上赛季山西队护框核心)、王哲林(亚洲杯经验丰富)或李弘权(功能性锋线),引发用人质疑。
郭士强要求全员执行无球跑动和防守纪律,高诗岩的防守压迫性、雷蒙的战术执行力均符合这一标准,而徐杰的阵地战组织、张宁的强攻硬解被视为“体系外选项”。 王俊杰的留用进一步印证该思路,这名206cm的NCAA旧金山大学前锋,热身赛两战委内瑞拉砍下24分,持球突破和换防能力被视为应对亚洲锋线的关键。
后卫线无纯控卫,赵睿、廖三宁更擅长得分而非组织,热身赛多次出现破紧逼失误;内线轮换仅3人,胡金秋场均需出战30分钟以上,体能隐患巨大。 小组赛首战沙特面临NCAA后卫群的冲击,次战印度需避免轻敌失误,末战约旦归化中锋塔克(欧洲联赛经验)将直接考验李祥波的防守价值。
篮协对此名单的沉默引发联想。 此前女篮亚洲杯获第三名时,宫鲁鸣弃用李梦的决策遭全民质疑,篮协仅回应“表示接受”。 如今相似剧情重演,若男篮亚洲杯八强失利,“任人唯亲”的指控恐难平息。
徐杰随队抵达沙特却无缘名单,热身赛多次盘活进攻的表现为其赢得球迷支持;张宁在三人篮球国家队积累的对抗经验,未被转化为五人制赛场机会。 李祥波在CBA山东队场均仅6.7分4.1篮板,国际赛场能否兑现郭士强“机动性内线”的期待,仍是未知数。
球迷愤怒直指决策矛盾。 若为成绩,应选王哲林、刘传兴等成熟内线;若为练兵,李祥波24岁且无培养潜力点。 高诗岩与郭士强的辽宁队旧部关系(曾任辽宁助教),加剧“用人唯亲”质疑。
亚洲杯开赛倒计时24小时,沙特吉达体育馆的灯光下,这份名单将迎来终极检验。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