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说,为了得到俄罗斯,失去了全世界;有人想着,宁肯失去全世界,也要得到俄罗斯。你觉得有人真的能“得到”俄罗斯吗?别傻了吧。国与国之间,从来没有所谓的“朋友”。只有利益牵扯,而且那种关系变来变去,跟谁都没啥长久可依赖。你看这次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战事,不是主要原因咱们就不多说,咱就拿旁观者角度分析。
我在查资料的时候,发现俄罗斯这次反应强烈,连带着北约和西方对它的制裁搞得天翻地覆,美元的制裁手段前所未有,商务部数据显示,去年俄罗斯的外汇储备减得惨不忍睹,美元占比从高峰时期的60%直降到现在的40%,这意味着俄国的金融体系其实已经在逐步摆脱欧美的控制。你再这个过程如果持续,一旦美元霸权崩塌,意味着全世界的金融规则都可能要重新洗牌。
再说俄罗斯自己也不是傻子,去年普京还公开说:“我们不相信西方的承诺。”其实听着挺扎心,这不是刚刚脱离欧美经济制裁的成果嘛。你说这国家“得到”了谁?还是说它在用一种孤立的状态告诉你,自己能活着就算活着,它也会自己扛。这场俄乌战事里,俄罗斯拼死撑着,世界观察到的不止是军事对抗,还有它对自己国家未来的战略布局。
而我们自己呢?站在这个角度想,咱们跟俄罗斯的“关系”其实还挺微妙的。人家在战略上有一定的自主空间,别看普京嘴上不饶人,但你会发现,俄罗斯和中国的关系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还黏一些。去年中俄贸易总额突破2000亿美元,比前年增长了16%。你说这笔生意就这么简单?不,全是利益的磋商。俄罗斯的能源还得靠我们,油价上涨,咱们光动力都在受益。俄罗斯在别的地方也不依赖谁,但这个“利益链”一旦被切断,局面就会变得更加微妙。
我不得不说,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资源、战略布局都跟我们挺像的,都是在西方包围中苦苦挣扎。俄罗斯和我们一样,都是在用血和泪写出一部“我强我先”的历史。可以想象,这场你死我活的博弈,不光是军事上的,还是意识形态和能源博弈。美国出手阻碍俄罗斯能源出口,就是告诉你:打击你就是打击全世界。
所以,中国和俄罗斯不是“亲家”,是利益伙伴。我们不可能舍弃西方,完全倒向俄罗斯,也不可能完全切断与它的合作。只有在这个变数潮水中,怎样利益最大化,是所有国家的智慧。可问题来了,你真的觉得,某个“朋友”会一直陪你走到最后?还是说,只有利益永恒,才是生存的真谛。
你想啊,全球经济血液在流,谁能保证明天剥开那层“朋友”的面纱,看到的还是利益的血肉?不管你对谁有多崇拜,对方都只是在利用你。看看这次俄乌战争,欧洲靠美国站队,牺牲了自己那点能源安全。美国才是最大赢家,阻断俄罗斯的能源输出其实就是试图用“制裁”让它成为孤家寡人,然后自己赚得盆满钵满。
你忍不住要问,这场局到底是谁在“玩”?俄罗斯也没有傻到以为全世界都站在他那边,说实话,靠自己打赢也是难事。他们的核战略、能源储备和军事预算,都在告诉你:玩命也要撑着。欧美用制裁打击俄罗斯,是在掐自己的喉咙,要不要再看一看,全球流通的商品与资金链条,谁才是最后的赢家?我查了点数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说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只有2.5%,而俄罗斯的经济依然在负增长,能源价格的重要性被前所未有地凸显。
这阵势下,国家之间的“友情”更像是张纸,随风飘摇。你还天真地相信世界有“永恒的朋友”?没准转身一瞬间,曾经的“盟友”就变成了“对头”。问题是,谁在真正掌控着这场游戏的规则?你能想象,下一秒可能就有某个国家,因为利益变卦,然后迅速翻脸。
讲真,就算是咱们自己,现在的国家战略也像个“进退两难”的百合花:一方面要跟西方保持竞争,另一方面又不得不依赖一些他们看似“可有可无”的资源。其实你看,美国一直用金融手段把全球经济绑在手里,结果世界都在看着一场“谁能先站稳脚跟”的棋。都知道战局很难看,搞得风云变幻,但谁是真正的输家?那还用问——只有一直在摇摆不定的国家和企业。
你说,最后会怎么收场?谁短时间里还能稳住?没有人知道,无非就是炮火声渐远,朋友圈变动,利益迷雾里,谁在保卫自己,谁又在一步步丢掉底牌。看着世界这盘棋局,我只觉得,这场没有“永远的朋友”的游戏,比任何时候都更残酷。
你说,你有没有想过,下一秒可能谁就会把“朋友”撕个粉碎,然后说:‘我靠,你是来用的,别指望我永远都站着你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