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月笙是青帮里的大佬,孟小冬是京剧里响当当的角。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他们的情感纠葛就传开了,到现在还没停过。这个故事还经常被拍成影视剧,上了荧屏!
这组照片真是难得一见,不是演出来的,全是真实的历史瞬间。它们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回了那个混乱却又充满魅力的时代。
孟小冬可真是了不得!16岁的时候,她在上海就已经红极一时,被誉为“老生皇帝”,因此得名“冬皇”。她不仅长得漂亮,扮起老生来更是英姿飒爽,让人眼前一亮。
杜月笙长着一张长长的脸,眉毛又黑又浓,颧骨特别高,还有一对特别显眼的招风耳。他平时总是打扮得像个文雅的书生,穿着立领长衫。更特别的是,他比孟小冬整整大了20岁!
孟小冬能和杜月笙交朋友,还得“感谢”她以前的搭档梅兰芳。
四年才结婚,这算什么事啊?真是一点都不靠谱!
1927年,只有18岁的孟小冬嫁给了31岁的梅兰芳,也因此离开了她的舞台生涯。这件事让一直喜欢孟小冬的大学生李志刚非常生气,他甚至产生了要杀害梅兰芳的想法。然而,这个计划出了差错,他误杀了张汉举,而不是梅兰芳。
转眼间,孟小冬和梅兰芳的事情就传遍了大街小巷,闹得满城风雨。梅兰芳被舆论压得喘不过气来,心里非常纠结,想着是不是应该和孟小冬断绝关系,保全自己的名声。
家人们都劝梅兰芳,他就借出国演出的机会,渐渐与孟小冬疏远了。
孟小冬起初以为,别人怎么说都无所谓,只要梅兰芳心里有她就行。没想到,梅兰芳对她越来越冷淡,这让孟小冬非常伤心。
没多久,梅母去世了。孟小冬听到这个消息,立刻穿上孝服去梅家吊唁。可是梅夫人口福芝芳却站在门口,说孟小冬不是梅家人,死活不让孟小冬进门。孟小冬没办法,只能在门外磕头,求着送老人最后一程,可是福芝芳就是不松口,孟小冬终究还是没能走进梅家的大门。
梅兰芳作为孟小冬的丈夫,竟然找来了孟小冬的舅舅,劝她赶紧离开。
孟小冬和梅兰芳所谓的“结婚”,其实就是公开同居了4年。但梅兰芳从未给孟小冬一个正式的名分,这事儿真是让人感叹不已!
那一刻,她突然醒悟,觉得自己像个十足的傻瓜。结婚这么多年,她为了这个家,放下了自己的梦想,放弃了所有,可到头来,啥也没得到,一切都成了空的!
她一向看得很高,但在那一瞬间,突然清醒了,毅然选择了分手。离开时,她毫不客气地对梅兰芳说:“将来我要是唱戏,肯定不会比你差;要是再找人嫁,也绝不会找比你差的!”
跟梅兰芳分手后,孟小冬专心跟着师傅学习,努力提升自己。
得知孟小冬遇到麻烦后,青帮的头目杜月笙立刻决定,一定要全力支持孟小冬。
杜月笙公开表示,自己是孟小冬的超级粉丝。孟小冬刚在戏台上崭露头角,杜月笙就迫不及待地去听她唱歌了。
杜月笙究竟是怎么帮她壮胆撑腰的?
杜月笙给梅兰芳打了个电话,开口就要他拿出四万块大洋作为生活费。梅兰芳一听这个数目,心里直犯愁,觉得实在太多了。但他哪敢得罪杜月笙,只好硬着头皮,四处筹措,终于把那四万块大洋凑齐了。
其实,梅兰芳这个人不太厚道,跟孟小冬结婚四年了,愣是没给她正式名分,这也太不够意思了!孟小冬本来出身就不容易,再遇上这样的事,直接就跟梅兰芳断了关系。到底是谁对不起谁,大家心里都清楚!
这文章写得很客气,没有一句会让人不高兴的话,整个文章都充满了人情味。
杜月笙帮了大忙,孟小冬和梅兰芳从此彻底断了联系,以后再也没交集了。
孟小冬在半个多月后振作起来,再次出现在了戏曲舞台上。
1937年5月1日,上海黄金大戏院举行了隆重的开幕仪式。杜月笙亲自上台致辞,场面十分隆重。剪彩的是孟小冬、陆素娟和章遏云三位知名女演员,整个仪式热闹非凡。
孟小冬来是因为她的闺蜜叫她,这个闺蜜是杜月笙的四姨太姚玉兰。姚玉兰早就知道自家男人对孟小冬有意,而且孟小冬现在已经快三十岁了还没结婚,所以她想撮合他们,成全他们。
剪彩结束后,孟小冬就被好姐妹姚玉兰拉到自己屋里,说想让她陪着聊聊天。这一聊,聊得可开心了,一直聊到深夜,两人才昏昏沉沉地睡着了。
谁能想到,孟小冬迷迷糊糊地以为姚玉兰起身出去了,回头一看,竟然进来的是杜月笙。这把她吓了一跳,但想了想杜月笙多年来对自己的好,也就没有再抗拒。
在这种情况下,天一亮,他们俩该怎么面对对方呢?
三、最终还是杜月笙的女人了。
天亮了,杜月笙故作惊讶,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孟小冬,好像在说:“我啥都不知道!”但她嘴上没说,手却紧紧搂着孟小冬,一刻也不放松。
杜月笙刚一离开,姚玉兰便笑眯眯地走了进来,开口就说是杜月笙真心诚意地邀请她留下。
孟小冬后来跟着杜月笙,成了他的女人。
后来,日军侵占了上海,杜月笙和姚玉兰急忙逃到了香港,孟小冬无奈之下只好暂时返回了北平。
过了一年,杜月笙赶紧让孟小冬去香港。孟小冬到了九龙,只在杜家住了没几个月,就又回到了北平。
1938年10月,孟小冬正式拜余叔岩为师,一学就是5年。在这5年里,孟小冬全心全意地学艺,对师傅的照顾无微不至。最后,孟小冬成为了余氏技艺独一无二的传人。
余叔岩一去世,孟小冬非常悲痛,不想再唱戏了。那时北平被敌人占领,孟小冬说要为师父守丧三年,干脆退出舞台,躲了起来不见人了。
抗战结束后,我和程砚秋一起演了《武家坡》,算是庆祝胜利。
1937年底,杜月笙很聪明,成功避开了日军的威胁,逃到了香港。不久后,姚玉兰和他的几个孩子也陆续来到香港与他会合。
香港被占领后,杜月笙带着家人逃到了重庆。一直到1945年,他才返回上海。可是,姚玉兰和孩子们暂时还回不去。这时,杜月笙突然想起了还在北平的孟小冬,急忙让人写了一封挂号信,催促孟小冬尽快赶到上海。
孟小冬到了上海,杜月笙看到她看起来很虚弱,脸上还带着因抽大烟留下的憔悴痕迹,便上前紧紧地把她搂在怀里。
从那以后,他们俩基本上就开始公开同居了。第二年,姚玉兰带着几个孩子回上海去了。
这次,姚玉兰看到杜月笙和孟小冬亲密的样子,心里感到很不舒服。从那以后,她对孟小冬的态度就变得冷淡起来。
孟小冬看到这种情况,就以老母亲年纪大为由,跟杜月笙说要回去,先到北平住一段时间。
1947年,杜月笙刚好60岁。当时两广、四川一带发生了大水灾,他利用自己办寿宴的机会,组织了一场赈灾义演。这场义演的费用全是他自己出的,但义演所得的钱全部用来帮助受灾地区。
在这次公益演出中,孟小冬和梅兰芳都登台献艺。杜月笙心思细腻,为了不让孟小冬感到尴尬,想了很多办法,做了周密的安排。
在这十天的演出中,梅兰芳和孟小冬分别担任最后的压轴戏。梅兰芳表演了八天,而孟小冬则只演了两天。他们不仅在舞台上没有机会碰面,在后台也是各忙各的,几乎不相见。
那次公益演出中,孟小冬一开口唱《搜孤救孤》,立刻让所有观众都震惊了。这一场表演,让她“冬皇”的称号稳如泰山,无人能动摇。
义演完第二天,孟小冬收拾好行李,对杜月笙和姚玉兰说,她在上海已经待了四个月了,想家了,想爹妈了,要回去。杜月笙让姚玉兰出面,拿了一些金银首饰送给她,但孟小冬却一个都没要。
分开那天,孟小冬心里有点不太开心。
自那次义演之后,孟小冬彻底离开了舞台,再也没有登台表演过。
孟小冬走了,离开了上海,杜月笙的心就像被猫抓了一样,整天想着她。一想到孟小冬走的时候只拿了一块金表,杜月笙心里就觉得很对不起她,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
杜月笙赶紧派了个自己最信任的兄弟,专门跑到北平去,借着孟小冬的名义,给她买了一套房子。可没想到,孟小冬在房子里住没几天就搬走了。
第二年,孟小冬独自住在那所房子里,身体总是不舒服,人也瘦了许多,显得很虚弱。正当她心里很担忧时,闺蜜姚玉兰寄来了一封挂号信,催促她赶快到上海住一阵子。
第五,他终于给了她一直渴望的正式身份。
孟小冬一到上海,就和杜月笙、姚玉兰住在一起了。这次,杜月笙和姚玉兰都盼着孟小冬能留下,别走了。尤其是姚玉兰,直接说,以后不管是过好日子还是遇到困难,都和孟小冬一起面对!
孟小冬的眼泪瞬间涌了上来,在眼眶里打转,几乎就要掉下来了。她可是盼了好久好久的这一天。
从那以后,孟小冬就安心地住下了。姚玉兰对她特别好,就像自家亲人一样。孟小冬也很真心地对待杜月笙,他生病时,她寸步不离,细心照顾,就像杜家的亲骨肉。
可惜,这样的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
1949年,上海局势很紧张,孟小冬跟着杜月笙一家去了香港。在香港的那一年,孟小冬一直照顾杜月笙,就像当初照顾自己师父一样,天天为他煎药熬药,一刻都没有离开过。
杜月笙确实很宠爱她,但名分这事一直没有解决。日子久了,她和闺蜜姚玉兰的关系也开始变得紧张起来。
谁能想到,后来她在杜家的人面前,只说了句简单的话,就把事情彻底改变了。
杜月笙想着要去法国躲一躲,正跟家人讨论着要办多少护照。突然,孟小冬轻飘飘地说:“我也去吧,那我算丫头还是女朋友?”
杜月笙一听这话,先是愣了一下,随后直接表示要和孟小冬结为夫妻。
已经63岁的杜月笙,家人怎么劝都不听,执意要和孟小冬举办婚礼。
就在那天晚上,病床上的杜月笙强打精神,穿上长袍马褂,坐着轮椅被推进了客厅。随后,在大家的帮助下,他颤巍巍地站起来,与孟小冬并肩而立,就这样结为夫妻。
杜月笙把当时在香港的孩子们都叫了过来,让他们给孟小冬行一个标准的跪拜礼,还特别嘱咐大家以后都要叫孟小冬“妈咪”,叫姚玉兰“娘娘”。
六、为她留点养老的钱
杜月笙和孟小冬结婚前,他那些孩子对孟小冬的称呼可乱套了,有喊“阿姨”的,有叫“孟阿姨”的,还有叫“孟小冬阿姨”的。但杜月笙直接让孩子们改口喊孟小冬“妈咪”。这一举动让孟小冬非常感动。
孟小冬一直为进不了梅兰芳家门这事,觉得特丢人。杜月笙明白她心里这道坎,哪怕自己病恹恹的,也非得给孟小冬一个名分,就不能让她再这么憋屈着!
现在,孟小冬终于得到了她一生渴望的名分。这件事之后,她彻底服了杜月笙,决心一心一意跟着他。
1951年,杜月笙去世了。他去世时留下了10万美元,按照“先照顾家人,再考虑外人”的原则,这笔钱被分给了杜家的成员。其中,孟小冬得到了2万美元。
那2万美元,果然像杜月笙猜的一样,成了她后半辈子养老的钱。
在那年11月,孟小冬和她的闺蜜姚玉兰又闹翻了,孟小冬直接搬出了杜公馆。
杜月笙一走后,孟小冬就一个人留在了香港,几乎整天待在家里不出门。
1967年,孟小冬发现很多亲友都在台湾,所以就从香港搬过去了。说起来,她和姚玉兰也是在这一年才重新和好了。
杜月笙去世26年后后,孟先生也因病离开了人世。她的墓碑上刻着张大千所写的“杜母孟太夫人墓”。而在她的墓边,女婿杜月笙的女婿也被安葬了,这个安排真是让人琢磨不透。
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她确实实现了当初与梅兰芳分手时的誓言:如果继续唱戏,一定比梅兰芳更出色;如果再婚,也一定要找个比他更好的人。
确实,幸福需要自己去争取,别指望天上会掉下好运来。
孟小冬年轻时做的决定并不怎么理想,后来遇到了不少困难。不过,杜月笙给了她一个正式的身份,这在某种程度上为她那艰辛的生活带来了一丝温暖。
女生这一生,最可靠的还是自己。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要靠自己来实现。
有时候我们常感叹:“希望秋风能懂我的心事,帮我化解心中的烦恼。”如果生活对你不太友善,那就一定要好好对待自己。
你想什么呢?快来评论区聊聊呀!
资料来源:《杜月笙传》和《孟小冬传》